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動力性人際團體心理治療一日工作坊 – 內在客體的重現】

一、 課程時間:111年05月15日(日)09:00 – 17:00

二、 課程地點:淡江大學台北校園(台北市金華街199巷5號)

          ※註:場地及課程形式可能隨疫情變動,如有調整將另行通知。

三、 講師介紹:

張宏俊醫師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醫學倫理與法律研究碩士/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特約主治醫師/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及督導

鍾明勳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博士/英國牛津治療性社區協同治療/明如身心診所院長/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及督導

羅育騏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學士/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四、 課程說明:

在國外的文獻中,已經證實動力性人際關係心理治療對憂鬱症、身體化疾病、慢性疼痛、大腸激躁症及自傷行為的療效。在累積數年本土的經驗後,台灣本土的研究也發現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對本土憂鬱症患者具有明確的效果,本工作坊將簡介動力性人際團體心理治療,協助學員對動力性人際團體心理治療具有初步的概念與經驗。動力性人際團體心理治療進行時,除鼓勵成員於團體內彼此分享與互相情緒支持外,焦點亦集中在討論當下(here-and-now)成員人際關係之困難,與其內化客體(internalized object),將透過詮釋移情(interpretation of transference)指出其重複出現(repetition compulsion)之現象,以利人際模式之覺察及個人內在世界之成長。

在生命的初始,母親代表了嬰兒全部的世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小男孩發現在母親身邊有著一個強大的父親佔據了母親。在敬畏父親的心情下,小男孩一方面想佔有母親,但是又擔心父親的攻擊,所以轉而認同父親,以父親為仿同的對象。然而,成長過程中,兄弟姊妹的出現也分享了父母的愛,因而,為了爭奪父母的愛,使得兄弟姊妹之間產生的合作與競爭的議題。在動力性團體中,帶領者與其他成員,在不知不覺中,便會進入到成員心中不同的角色,而早年的內在客體關係也會在團體中重現,在帶領者的涵容下,可以協助成員在團體過程中體驗與整合早年的內在客體關係。

五、 學習目標:

  1. 學習動力性人際團體心理治療之基本理論概念
  2. 觀察與體驗動力性人際團體的歷程
  3. 了解動力性人際關係團體心理治療主要技巧

六、 適合參加的對象:臨床實務工作者(醫師、護理、心理、諮商、社工、職能治療等),或助人相關科系(醫療、護理、社工、心理、教育、輔導諮商…等)學生、研究生。

七、 課程費用:

  1. 非會員1,500元,會員價1,200元。(會員價對象:本會會員、合辦單位員工、學生)
  2. 非會員三人同行優惠價每人1200元。
  3. 學生三人同行優惠價每人1050 元。

八、 報名截止日期:111年05月08日(五),下午17:00截止。

九、 課程名額:實體課程滿23人開課,80人額滿。

報名表單

課程簡章